[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消毒产品大全

 

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

    产品名称: InCator®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
    生产企业: 杭州英肯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日期: 2019-05-28
    产品类别: 第一类消毒产品
    许可证号: 浙卫消证字(2013)第0048号
    剂型: 9001
    规格:
    用途: 灭菌效果鉴定

招商信息

其它消毒产品推荐

相关资讯

    H7N9处方让金银花身价倍增
    据小编了解,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给出了禽流感疫情的参考处方,其中包括金银花和黄芩等。参考名单中并没有板蓝根,这让外界大出意外。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金银花最近已经取代了板蓝根成为了药房新宠。不过有药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消费者已经比较理性了,不会发生之前的抢购板蓝根的情况的出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外表示,此次公布的处方主要用于指导禽流感疫情的临床治疗,并不适用于预防。此次公布的处方也成为了网络的热门话题。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人感染禽流感治疗方案中,对外明确了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以
    2013/4/19 17:48:47

    H7N9处方让金银花身价倍增

    医药专利面临到期潮 上市公司争抢万亿市场
    日前辉瑞公司确认,其旗下明星产品万艾可俗称“伟哥”已在今年月悄然专利到期。目前,国内多家上市公司正“抢滩”仿制市场,不少已在排队等待审批。其中包括白云山联环药业常山股份等都在申请“伟哥”枸橼酸西地那非仿制药批文。作为治疗的主要药物,目前全球市场基本为辉瑞旗下“蓝色”万艾可礼来旗下“黄色”希爱力以及拜耳旗下“橙色”艾力达三足鼎立。万艾可在中国最有市场优势细分领域份额最大,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亿元。另外,除了万艾可以外,在年至年的年时间里,将有亿美元的药品面临专利到期。其中,争夺最激烈的肿瘤药领域,
    2014/7/4 9:14:00

    医药专利面临到期潮 上市公司争抢万亿市场

    基药使得医药行业与患者同时受益
    基本药物制度从建立起来就对医改的进程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其不仅规范了医药市场的发展也给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利益,可以说只要基药政策执行落实完善那对行业和市场都是一大利好。首先基药政策用药物目录创造了一个框架市场,药企药商通过基药招投标参与基药市场,只要有资格进入的那就可以获得这一市场份额,不少基药在基层医院都是标配,其市场需求量是一个绝对的存在,而大医院也有固定的使用比例,因此基药基本做到了覆盖基层医药市场以及其他部分市场,再者基药也将执行特有的物流模式,所以其药品的安全性也有极大的保障。除了对药
    2013/10/4 22:15:07

    基药使得医药行业与患者同时受益

    儿童专用药严重缺乏 一半药品无临床信息
    日前,达因药业负责人表示,儿童药市场存很多弊端,尤其是专用药,很难能见到。另外,临床上也没怎么做过试验,难以往前迈进。据调查,我国儿童患者占比总人口数越来越高,而专用药占比药品总数量却很少,这两者相差如此之大,一些缺陷自然就爆出来了。儿童剂型,口味,规格等之所以很欠缺,主要是没有这方面的概念,因为一直以来,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生病吃大人的药,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减少用量就行。在反差概念中,药企对儿童专用药的生产,也处于懒惰状态。但从现状来看,没有儿童专用药是绝对不行的,否则会有越来越多儿童的健康
    2015/5/31 23:29:12

    儿童专用药严重缺乏 一半药品无临床信息

    倍特药业首家提交达可替尼片4类仿制上市申请
    月日,成都倍特药业首家提交达可替尼片类仿制上市申请。辉瑞的达可替尼片于年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年年底谈判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该产品是唯一在亚洲人群中证实有总生存获益的肺癌靶向药。辉瑞的达可替尼片于年月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可单药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或号外显子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该产品是唯一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在位点以及亚洲人群中有总生存()获益的靶向治疗药物。数据显示,达可替尼片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快速放量,年销售额已突破亿元
    2022/1/14 13:42:03

    倍特药业首家提交达可替尼片4类仿制上市申请

    半数医械企业将整改 外资伺机本土化生产
    中国市场的医疗器械生产环境,正上演着“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的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在近期爆出了惊人数字“截至月日,该项整治行动中,监管部门在全国共警告责令整改的医疗器械企业高达家,责令停产停业家,撤销证件张。”近九千家医药器械生产企业都亟待整改,这一数字已超过全部企业数量的半数以上,也令外界对于该行业的安全性担忧不已。月日即将出台的“最严新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更加速了这一轮产能大洗牌。据悉,目前中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近万家,而有约的企业年产值不超过万元
    2014/5/22 9:05:03

    半数医械企业将整改 外资伺机本土化生产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