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滁州市国仁大药房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滁州市国仁大药房有限公司
    许可证号: 皖滁药监械经营备20180054号
    企业类型:
    注册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龙山路凤凰城16号楼51号
    社会信用代码: 91341103MA2RKP0D9P
    法定代表人: 朱守辉
    企业负责人: 王丽
    质量负责人:
    经营范围:
    经营地址:
    仓库地址:
    发证机关: 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证日期: 2022年12月07日
    有效期至:
    GSP证书:
    GSP认证日期:
    GSP证书有效期:

招商信息

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推荐

相关资讯

    两票制,国家版实施方案即将出台
    国家版两票制方案马上要出台了。今年上半年!据《医药经济报》报道,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医药政策研究室主任傅鸿鹏透露,“国家版两票制方案很快就会出台,时间上预计在今年上半年。”两票制带来的压力近年来,两票制陆续在全国各省落地,药品流通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开票次数受到严格限制,药品购销资金流票流大为缩短,给大大小小的药品流通企业带了空前的压力,包括正常配送资金运转并购和被并购等等。据了解,陕西在施行“三统一”以来,就已经让很多商业配送公司倒闭了,由原来的家左右,到现在不到家。而直接压缩
    2018/3/13 9:03:36

    两票制,国家版实施方案即将出台

    营销自然人走向何处
    尽管生存空间受到明显挤压,但要让这个群体退出市场为时尚早,因为营销自然人的出现是目前医疗体制下医院营销模式的必然产物,只要医院药品销售体制不变,这些人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而且,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都砍掉了自己的终端销售队伍,把终端工作交给了这个群体来做,他们的利益一旦受损,上游企业也将跟着遭殃,去年广东“挂网”尝试“两票制”就遭到产业链的抵制,其根源也在于此。今年以来,原本沉寂的营销自然人群体再度活跃起来。近日,针对广东“挂网”产品的招商活动异常活跃,成功“挂网”的企业频频以各种优惠措施诱惑各地
    2008/9/9 17:17:44

    营销自然人走向何处

    当家品种血必净未进基药 红日药业否认“增补”涉腐
    红日药业在回应媒体“自己躺枪不想做基药”后,月日,广东省基药第二轮招标公布结果,红日药业旗下的血必净又未应标。这使得此前媒体报道称血必净通过违规方式进入广东基药增补目录的传闻显得站不住脚。红日药业也对外回应称,血必净在基层医院使用极少,公司没有动力通过违规方式进基药增补。事件红日卷入基药“违规增补”风波躺枪事件始末要追溯到年月日,广东发布基本药物增补目录,扩容个品种。因为年版基药出台时,广东已经增补了很大一部分,这使得年增补完成后,广东省基药目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种,比国家目录的种几乎多出一倍。而
    2014/4/5 11:30:57

    当家品种血必净未进基药 红日药业否认“增补”涉腐

    又有16家医疗器械企业遭飞检,主要问题一览
    日前,江西省药监局通报,该局组织对省内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施了飞行检查。通报称,飞检是为了分析查找医疗器械产品监督抽验不合格原因,所以这算是一次集中有针对性的有因飞检。现场检查发现,有家企业存在严重缺陷,主要问题分别如下江西上高县锋兴医疗用品厂真空采血管关键生产设备真空箱压力表未检定,抽真空工艺参数未验证;未制定进货出厂检验和抗凝剂添加规程;型离子交换纯水器型电热恒温干燥箱不能正常运行;缺添加剂含量检测设备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昌市康洁医用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检查现场正在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
    2016/12/13 9:01:57

    又有16家医疗器械企业遭飞检,主要问题一览

    集采压力剧增 “客对厂”模式或是药企新出路!
    随着国采和地方集采常态化,降低药价成为大势所趋,如何拥抱变化,实现逆袭客对厂模式可以了解一下。工业智慧化订制化经历改革开放多年的市场化洗礼,中国医药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从医药制造的流程规范技术装备到新版的深入实施,标志着医药制造业在制造和运营领域已经日趋成熟。药品市场竞争格局经过多轮洗牌,特别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创新药与仿制药分野“两票制”国采洗礼后,产业正处于快速分化的过程中。与此同时,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改变医药产业运营形态,物流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便捷低成本和信息
    2021/2/18 9:10:43

    集采压力剧增 “客对厂”模式或是药企新出路!

    中美两国的降糖药物使用现状对比
    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的一项研究在真实世界调查中国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型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与影响因素。该研究结果月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杂志。该研究纳入例型糖尿病门诊患者,所有患者此前曾接受口服降糖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至少个月,收集其目前的糖尿病治疗方案与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在我国最常使用的口服降糖药是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然后依次是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抑制剂()。两药联用比单药治疗更常见(分别为和),三药联用的比例
    2014/6/10 17:05:51

    中美两国的降糖药物使用现状对比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