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上海宁询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上海宁询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许可证号: 沪闵药监械经营许20180015号/沪闵药监械经营备20220124号
    企业类型:
    注册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联航路1588号(浦江镇481街坊1/9丘)1幢2号楼602室
    社会信用代码: 91310112674581067N
    法定代表人: 李军
    企业负责人: 李鸣
    质量负责人:
    经营范围: 三类:6821医用电子仪器设备(不含植入类重点监管);6846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6866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不含重点监管);6877介入器材;***
    经营地址: 闵行区浦江镇联航路1588号(浦江镇481街坊1/9丘)1幢2号楼602室
    仓库地址: 闵行区浦江镇联航路1588号(浦江镇481街坊1/9丘)1幢2号楼602室
    发证机关:
    发证日期: 2022-10-08
    有效期至: 2023-03-27
    GSP证书:
    GSP认证日期:
    GSP证书有效期:

招商信息

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推荐

相关资讯

    医保报销“双轨制”不利控制目录外费用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卫生经济学第十七次年会上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高强指出目前医保仍不完善只报销目录内医药费目录外费用要百姓自掏腰包。在公立医院创收机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这种“双轨制”报销办法不利于减轻百姓负担。高强认为报销双轨制导致医保只监管目录内药品及服务目录外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在公立医院创收机制尚未改革的情况下如果医生诱导患者过多采用自费的医药服务影响危重病人的救治加重就医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医保的作用。卫计委统计数字显示年虽然政府卫生支出超过亿元比年前增加近倍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以上。但
    2014/12/17 9:22:51

    医保报销“双轨制”不利控制目录外费用

    这些中成药,有望进集采(附名单)
    哪些中药,有可能带量采购标题为中药集采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在中药集采部分回复虽然没有特别明确何时何种规则等具体问题,但是,主要精神主要是积极推进中药的“地方带量采”,主要考虑的产品为金额比较大的产品。那么,中药金额比较大的产品有哪些(信息来源风云药谈独家整理)风云简评过亿如果说,中药集采主要筛选的是金额大的,那么,销售过亿的产品一定会是最优先纳入的。在院内销售的中药产品过亿的有将近个左右,具体规模及规模产品数量占比,见下图(信息来源风云药谈独家整理)独家品种与规则中药有不少产品都是独家的,如果
    2020/12/10 9:09:20

    这些中成药,有望进集采(附名单)

    中药独家品种持续受山西基药政策惠顾
    中药入围基药目录是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最大政策利好,其充分的表明中医药已经在政策上获得了足够的支持和接受,而且既然能够进入基药目录就说明其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效益,因此不少中医药品牌都以进入基药目录为荣和发展目标。不过与之化学药物不同的是中医药中还存在着一个独家品种,这一类药物就如同化药中的专利药一样,不同的是专利药有专利保护期而中药独家品种则是独属于医药企业的永久品牌,因此也可以说中药独家品种是中药中的一个特殊存在,既然身份特殊也就理应获得区别的对待,不管是中央拟定的基药目录还是地方
    2013/9/27 18:52:08

    中药独家品种持续受山西基药政策惠顾

    抗病毒滴丸转换为非处方药公告发布
    年月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抗病毒抗病毒滴丸转换为非处方药处方药的公告(年第号),要求持有人在年月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修订说明书事项完成备案。公告主要内容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抗病毒滴丸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品种名单(附件)及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附件)一并发布。请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年月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就修订说明书事项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
    2023/8/22 9:57:24

    抗病毒滴丸转换为非处方药公告发布

    展馆及会议室分布图—第49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
    号展厅展位图号展厅展位图号展厅展位图
    2014/7/7 14:19:22

    展馆及会议室分布图—第49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

    新药未必比老药好
    湖北安全用药知识公众普及宣传服务活动日前在武汉启动,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李元启提醒,公众日常用药要注意走出四个误区,一旦陷入误区,其结果往往是钱花了,反而既不利于治病防病,还增加了风险。最常见的误区是为求快而“过度用药”。有的同一品种用量过度,有的不管有无配伍禁忌,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李元启说,任何病的好转至痊愈,需要一个过程。过度用药不仅“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不利于病体康复,甚至导致安全风险。误区之二是“弃旧迷新”。以为新药疗效肯定比老药好,不愿用老药。
    2010/10/12 14:17:07

    新药未必比老药好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