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南京宁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南京宁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许可证号: 苏药监械生产许20220204号
    企业类型:
    注册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纬地路9号D6栋308室
    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周立余
    企业负责人: 周立余
    质量负责人:
    生产负责人:
    生产范围: II类:14-06与非血管内导管配套用体外器械
    生产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纬地路9号D6栋308室
    日常监管机构:
    发证机关: 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签发人:
    发证日期: 2022-06-29
    有效期至: 2022-06-29至2027-06-28

招商信息

其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推荐

相关资讯

    医院停用、降价在即 辅助用药又一寒潮来袭
    在国家对于“药占比”“耗占比”严格要求的政策背景之下,部分医用耗材在院内大规模缩减已是必然,甚至会进一步蔓延至手术科室辅助用药等领域。“耗材停用!医保亏空!手术暂停!拒绝收住院!”步入月份,多地关于部分医用耗材被医院停用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医保资金亏空医疗水平因耗材停用被迫倒退二十年年末医院将不再收治病人等等说法一时间被传播得沸沸扬扬,大量患者的恐慌情绪被调动。月日,新浪微博认证为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的博主“何振医生”发微博表示,“所有的耗材都限制了,胸腔穿刺包都断货
    2017/12/22 9:56:16

    医院停用、降价在即 辅助用药又一寒潮来袭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三成
    新华网天津月日专电记者张建新日期,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最多,占到全部不良反应的,位居首位。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宋立刚介绍,目前,公众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假药劣药或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即使是质量合格的药品,在正确的用量和用法下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而假劣药造成的伤害不属于不良反应范围。据介绍,抗感染药中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三类药物被广泛使
    2008/8/18 17:38:44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三成

    加强药品安全防范意识
    医改之后,药品的统一采购,有利亦有弊,虽然通过招标的方式可以降低药品采购成本,可是相对的也存在因为招标价格低而带来的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我们的小编提醒大家药品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中国化学制药协会曾经整理过关于完善我国基本药物招标制度的建议的文章,在文章中就提出了因为“唯低价是取”而忽略药品质量安全的问题,这种低价中标的基本药品在生产中就无形的增加了制药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而产生社会恐慌。所以厂家在中标之后为了降低成本不是在生产上使用低价的原材料就是要创新,这种创新不光是降低成本还要提高药效,今年来由
    2012/3/3 21:38:31

    加强药品安全防范意识

    I类抗抑郁症新药「DC561043片」获批进入临床
    月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发的抗抑郁症化学类新药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类抗抑郁症新药片片是由上海药物所柳红研究员章海燕研究员蒋华良院士以及周宇研究员团队联合攻关研发。蒋华良课题组针对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柳红周宇研究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负向变构调节剂,并开展了系统的构效关系和成药性研究;章海燕课题组对该类化合物开展了全面的体内药效学评价。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具有优良的负向变构调节活性和选择性,展现出良好的动物体内药效
    2023/5/6 10:05:43

    I类抗抑郁症新药「DC561043片」获批进入临床

    中药虽略有进步但技术尚有不足
    对比一下几年前的中药现在的中药市价显然是坐上了火箭一般蹭蹭往上窜,而这里除了市场重视度的增加以外还有着中成药的因素存在,起初中药刚刚复兴的时候仅仅是以中药材的身份存在,而消费者对于中药的认识也就是一包包中药材,将其买回去然后自行熬制,这样的用药习惯已经深入人心,单纯的中药材市场其实也真的就很难高到哪儿去,中药材中药材从种植到进入市场仅仅是有中间一个代理批发环节而已,因此其也就难以产生什么过高的增值环节,这样的市场倒是更加类似于粮食市场。不过从中成药这一概念出现以后中药的市场属性标签也就出现了巨大
    2013/12/28 19:57:37

    中药虽略有进步但技术尚有不足

    一些国外网红药在国内流行 专家建议加大监管力度
    近年来,一些国外药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少人长期从事代购生意。但是,有些国外药品中含有我国明令禁止的成分,不仅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且长期服用也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应当多向专业人士咨询。同时呼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药品代购行为的监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安徽合肥市民王迪(化名)通过代购,买到了备受网友追捧的某国外减肥减肥药,但是服用不久就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舌燥心跳加快等身体不适症状。对此,代购给出的解释是“属于正常反应”。王迪觉得这款减肥药减肥药效果确实
    2020/12/14 9:19:43

    一些国外网红药在国内流行 专家建议加大监管力度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