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药品经营企业

 

上海老百姓诚德大药房

    企业名称: 上海老百姓诚德大药房
    许可证号: 沪CA0170284
    经营方式: 零售连锁企业加盟店
    注册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邱家港路48号
    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马楠楠
    企业负责人: 吴云飞
    质量负责人: 吴云飞
    经营范围: 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
    仓库地址:
    日常监管机构:
    发证机关: 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签发人:
    发证日期: 2022-10-20
    有效期至: 2027-10-19
    GSP证书:
    GSP认证日期:
    GSP证书有效期:

招商信息

其他药品经营企业推荐

相关资讯

    这个药企一天内2款药品过评
    月日,福元医药发布关于美沙拉秦肠溶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和关于普伐他汀钠片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事关两款药品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并视同过评。其中,美沙拉秦肠溶片由公司研制,最早于年月在德国批准上市,年月,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美沙拉秦肠溶片在国内上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的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和防止复发的维持治疗和用于克罗恩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公司于年月日获得申报受理通知书,并于近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本次获得《药品注册证书》,为头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截至本公告
    2024/10/4 14:29:00

    这个药企一天内2款药品过评

    国家医保局:对医保欺诈骗保行为“零容忍”
    记者日从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获悉,该局近期将向全国医保系统通报安徽省查处太和县欺诈骗保案做法,要求各级医保部门对医保欺诈骗保行为“零容忍”,坚决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行为。年月,媒体曝光安徽省太和县家医院涉嫌欺诈骗保问题。国家医保局责成安徽省医保局查处,并派工作组现场督办;在全国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强化基金监管高压态势,探索建立基金监管长效机制。经查,太和县家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存在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问题,涉及医保基金万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太和县第五人民医院等家医院存在严重欺诈骗保问题,涉及医保基
    2021/6/7 9:19:17

    国家医保局:对医保欺诈骗保行为“零容忍”

    网上热销的替诺福韦到底从何而来
    近日,一款名为“替诺福韦”的国际新药悄无声息地现身网络,且受到国内患者的一致追捧。采访人员在南方医院等一些医疗机构调查发现,这款治疗乙肝和艾滋病两大顽疾的进口药品,虽然其功效已获得国际医学界公认,但目前在国内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还未正式上市销售,网上售卖的替诺福韦已涉嫌违法,很有可能被认定为假药。那么,网上热销的替诺福韦到底从何而来日前,采访人员以患者身份对这些商家进行了暗访。采访人员以患者身份拨通店主电话,对方宣称自家销售的替诺福韦由美国的吉利德公司生产,“这个药国内没有上市,我是从美国直接拿
    2011/9/15 11:40:23

    网上热销的替诺福韦到底从何而来

    走规范标准道路促进中医药彻底复兴发展
    在我国经济刚刚起步时传统的中医药行业曾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面对西医的进入中医药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而社会上也不断出现对于中医药真实性功效的质疑声。在这种艰难的发展环境中中医药走过了漫长的路途,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各界开始重新认识中医药文化并已经慢慢意识到其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影响。正是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开始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医药发展而媒体行业也开始宣传中医药文化。自然地中医药企业的发展路途也变得顺畅起来。现在民众对于中医药基本已经持着接受和信任的态度,这充分说明中医药目前已经焕发出
    2013/4/25 11:54:43

    走规范标准道路促进中医药彻底复兴发展

    滋阴银耳 发好后不应冷藏
    银耳又名白木耳,既是名贵的滋补佳品,也是扶正强壮之药品,被誉为“菌中之冠”。中医认为,银耳有滋阴补肾,润肺生津,提神补气等功效。此外,银耳富含维生素,能防止钙的流失,对生长发育十分有益。银耳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等功效,女性长期食物能滋养肌肤皮肤,效果堪比燕窝。不过,银耳的做法却比燕窝简单很多,凉拌煮粥做汤均可,银耳与大枣莲子枸杞龙眼等搭配食用效果更好。值得注意的是,发好的银耳应一次用完,剩余的不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否则银耳易碎,造成营养成分大量流失。煮熟的银耳不宜放置时间过长,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
    2008/8/1 16:50:40

    滋阴银耳 发好后不应冷藏

    八成新药临床数据涉假 背后监管环节层层失守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启动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一年来,发现超八成新药临床数据涉假,背后监管环节层层失守,药企中介医生等相关主体违规问题突出。一些医药界人士认为,随着核查风暴推进,“太超前”“一刀切”等消极论调有所抬头,国家应坚持对临床造假零容忍,以更严格的监管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医药生态。企业故意瞒报漏报不良反应记录食药监总局对待批生产的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数据真实性规范性进行核查的结果在整个行业引发震动。一些医药界人士透露,随着自查核查工作不断深入,更多药物临床试验数据不真实不规范的问题被曝光
    2016/9/9 9:17:56

    八成新药临床数据涉假 背后监管环节层层失守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