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药品经营企业

 

上海复美保民大药房有限公司

    企业名称: 上海复美保民大药房有限公司
    许可证号: 沪CA0160142
    经营方式: 零售连锁企业加盟店
    注册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北路1425弄109、177号
    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孙宝明
    企业负责人: 余晓晴
    质量负责人: 余晓晴
    经营范围: 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
    仓库地址:
    日常监管机构:
    发证机关: 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签发人:
    发证日期: 2021-01-13
    有效期至: 2026-01-12
    GSP证书:
    GSP认证日期:
    GSP证书有效期:

招商信息

其他药品经营企业推荐

相关资讯

    医药板块四季度该怎么布局?业内推荐4条主线
    相对于上半年医药行业的强复苏的乐观预期而言,市场已合理下修对下半年的业绩预期。国泰君安新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四季度至年政策影响或先抑后扬,推荐布局创新和强刚需,主要来看有条主线值得关注。其一,制药。从百济神州开始,商业化研发进展不断推进。据业内不完全统计,年至今,已有家公司实现了产品的商业化上市。其中先进入商业化的公司正在朝着精细化管理的阶段转型,后进入商业化的也在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推荐标的包括康方生物荣昌生物百济神州科济药业。另外,研报也建议关注传统药企存量业务转型进展,相关标的如恒瑞医药华
    2022/9/9 9:38:57

    医药板块四季度该怎么布局?业内推荐4条主线

    未来5年慢性病防治纳入卫生事业发展指标
    环球医药信息网讯卫生部于月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司长李斌介绍了卫生工作“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并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指出慢性病的防治将是“十二五”卫生事业的重点之一。李斌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非常不平凡的五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医疗管理力度加大,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管能力不断加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2010/12/13 11:36:18

    未来5年慢性病防治纳入卫生事业发展指标

    中医这样望闻问切
    找中医看病,一般人只知道去中医院找大夫,至于中医通过什么方法开方,不得而知。中医究竟怎样“望闻问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军祥为大家揭开中医看病的奥秘。望司外揣内张先生的父亲在老家患上骨癌,疼痛难忍,行动不便。张先生就去一家三甲中医院挂了专家号,请大夫为其父开药。专家明确表示,不见病人不开药。无奈,他又去一家小医院让大夫开了药方,寄回了老家。谁知,其父吃了中药后,病情越发厉害了,张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对此,李军祥解释,中医看病,历来就注重四诊合参。“望”为四诊之首,就是看一个人的精气
    2010/9/26 11:37:11

    中医这样望闻问切

    新医改后创新药使用比例逐步提高
    新医改后,三级医院会有一段时间的调整期,创新药使用的比例将逐步提高。所以,对样本医院用药研究仍将是医药市场分析的重点。我国医院用药始终是第一终端,在整个医药市场上占据重要的位置,据统计,目前其用药量约占全国医药市场的左右。有人预言,新医改的实施及新的基本药物目录推出以后,“新农合”和社区用药市场新增用量约在亿元左右,会使医药市场的格局发生变化。但这其实是理想化的思维,真正得以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城市医院由于新医改的逐步实施,医药真正分业后,医院将会出现分流三级医院依靠政策集合各种优秀医疗资源,主
    2009/7/16 13:46:34

    新医改后创新药使用比例逐步提高

    绿叶制药收购新加坡生物技术公司A-Bio
    据中国医药报讯日前,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认购新加坡生物技术公司(以下简称)约的股份,原股东仍持有约的股份。本次收购是绿叶制药集团为实现年愿景目标所采取的战略举措,标志着绿叶制药集团正式进入生物制药领域。据悉,本次收购后,将成为绿叶制药集团生物制药产业的研发中心,绿叶制药每年将会增加超过万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目前,已经立项了几个抗体研发项目,产业化开发将很快展开。绿叶制药集团的在研产品线将由此变得更加丰富,为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于年在新加坡成立,主要为制药企业和生物制药公司提供研
    2010/8/10 14:18:27

    绿叶制药收购新加坡生物技术公司A-Bio

    医疗器械出口竞争力减弱 品牌升级成未来趋势
    我国医疗器械在产品创新和质量控制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医疗器械企业承接了发达国家的制造转移,技术有所提高,但在材料和工艺方面仍追赶乏力。目前我国高附加值的诊医疗器械仍然严重依赖进口。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年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金额累计亿美元,出口金额同比减少;其中月当月出口金额为亿美元。以下为年月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金额统计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严重缺乏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在我国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产品不同批次之间出现“批间差”并非罕见。此外,同质化竞争采用非
    2017/1/24 9:57:41

    医疗器械出口竞争力减弱 品牌升级成未来趋势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