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米格列醇口崩片
药品分类: |
西药 |
药品品牌名: |
无 |
药品通用名: |
|
药品注册名: |
米格列醇口崩片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223108 |
生产企业名称: |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
医保分类: |
丙类 |
是否OTC: |
处方药 |
国产/进口: |
国产 |
功能主治: |
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本品单药治疗或者磺脲类药物无法达到满意血糖控制时,可与磺脲类药物合用。 |
有效期: |
24 |
用法用量: |
米格列醇的剂量必须参照其疗效与患者耐受量具体而定,但不可超过最大推荐量(75mg,每日3次)。治疗开始阶段及剂量增加时,以餐后1小时血糖作为米格列醇疗效指标来确定患者的最小有效量,其后,约3个月左右检测一次糖基化血红蛋白。
米格列醇每次于正餐开始时服用。本品在口腔中崩解,将药物置于舌面上,用唾液湿润渗透后轻轻压碎,崩解后随唾液服用,也可以用水送服。
按下述方法逐渐加量:
初始剂量:
推荐的初始剂量为25mg,每日3次。为了减轻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有的患者在开始时采用25mg,每日1次的用药方法,此后逐渐增加给药次数直到每日3次。使用米格列醇25mg,每日3次4-8周后,剂量应增至50mg,每日3次。
维持剂量:
推荐的维持剂量为50mg,每日3次。维持时间大约3个月,随后应检测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若此时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未达到满意程度,剂量增至75mg,每日3次,即最大推荐剂量。若服用米格列醇(75mg,每日3次)后,餐后血糖或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未见进一步降低则要考虑减量。一旦找到了有效耐受量,就应维持此剂量。
与磺脲类药物合用:
磺脲类药物可以引起低血糖症。尽管在临床试验中证明本品与磺脲类药物合用与单用磺脲类药物相比,并不增加低血糖症的发生率。但当本品合用磺脲类药物时,可能会引起血糖的进一步降低,增加低血糖症发生的风险,其原因可能是二者产生的累加效应所致。如果发生低血糖症,应及时调整本品和磺脲类药物的剂量。
[不良反应]据国外文献报道
胃肠道反应:胃肠道症状是米格列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美国一项使用安慰剂的对照试验中表明,服用米格列醇(25-100 mg,每日3次)的962名患者中腹痛、腹泻、胃胀气的发生率分别为11.7%,28.7%和41.5%,而相应安慰剂组中603名患者上述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7%,10%和12%。其中腹痛和腹泻的发生率会随着持续给药而有所减轻。
皮肤反应:使用米格列醇时皮疹发病率为4.3%,而相应的安慰剂组为2.4%。皮疹通常是一过性的。
实验室指标异常:使用米格列醇的患者血清铁含量降低,其发生率(9.2%)高于安慰剂组(4.2%)。但是大多数患者都是一过性的,且不伴有血红蛋白降低和其它血液学指标的异常。
肝功能障碍、黄疸:如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上升症状的肝功能障碍、黄疸(频率不明)等情况,要进行充分观察。在异常情况下,应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
药品规格: |
25mg |
注册规格: |
25mg |
药品剂型: |
片剂 |
注册剂型: |
片剂 |
包装材质: |
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药用铝箔包装+聚酰胺/铝冷成型固体药用复合硬片 |
最小包装数量: |
20 |
最小包装单位: |
盒 |
最小制剂单位: |
片 |
市场状态: |
上市 |
药品本位码: |
8690796800016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