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中药饮片目录

 

椿皮炭

    医疗目录编码: T121801344
    中药饮片名称: 椿皮炭
    通用名称: 椿皮
    医保类型: 丙类
    药用部位: 干燥根皮及干皮
    用量: 6-9g
    用法: 取椿皮,置锅内加热,炒至外黑褐内深褐色时,及时喷淋清水,取出,放凉,干燥。
    药性: 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科属: 苦木科
    功能主治: 椿皮炭寒性大减。增强固涩止血止泻作用。
    药理: 收涩药
    药用动植物: 臭椿
    报销类别: 支付
    标准名称: 《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年版
    标准页码: 150

招商信息

其它中药饮片

  • 通用名 中药饮片名称 药用部位 药理 药用植物
  • 椿皮 椿皮炭 干燥根皮或干皮 清热药 臭椿
  • 椿皮 椿皮炭 干燥根皮或干皮 清热药 臭椿

相关资讯

    2016年10月21日中药品种保护受理公示
    宋体序号宋体申请事项宋体品种名称宋体剂型宋体生产企业宋体受理日期宋体宋体初次保护宋体仙灵骨葆胶囊宋体胶囊剂宋体国药集团同济堂(贵州)制药有限公司宋体
    2016/10/21 8:36:01

    2016年10月21日中药品种保护受理公示

    两票制后,药企转型的两个方向
    随着行业监管新政的不断推进,药品生产企业销售模式是否需要转型以及如何转型,是当前药企必须认真思考慎重决断的当务之急。转型的两个方向现普遍存在的“底价招商代理销售模式”逐渐淡出市场是必然的。对于每个生产企业来说,根据企业话语权的强弱不同,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笔者和业界大多数同仁的认识一样,底价招商代理销售模式有两条转型出路一是学习外资企业,在各省建立专业办事处和招聘医药代表管理公司药品推广工作,即“直营办事处销售模式”;二是将现有代理商转变为企业的“准医药代表”,根据产品在各省招标的中
    2016/6/20 16:06:32

    两票制后,药企转型的两个方向

    在中国他们才是药神 医保扩容、抗癌药降税…
    近日,电影《我不是药神》红透了半边天。因为它,医药行业再次成功抢占位,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明明有药,却吃不起,而对于来源未知的廉价印度药,吃了提心吊胆,不吃又等死,那种如履薄冰的痛楚,常人无法理解。如电影名,我不是药神,那谁是药神其实,你可能还没发现,在中国,他们都是药神。国家谈判,医保扩容在电影结尾部分,“现在没人弄假药了,正版药进医保了”这句话,让笔者内心波澜起伏。作为一名医药人,倘若最后没有看到格列卫纳入医保目录,或许会感到非常遗憾。只有现在这样,电影才是完整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
    2018/7/9 10:51:10

    在中国他们才是药神 医保扩容、抗癌药降税…

    医院出局!医保局统一结算供应商货款
    医院拖欠供应商货款由来已久,这也一直是医械公司之痛。目前,这一现状或将迎来改变!福建省医保局发布年工作计划,斩断医保医院耗材供应商之间的三角债,在货款结算环节,直接让医院出局,医保直接和耗材供应商结算货款!医保局年工作规划!开始部署耗材货款由“医保部门”统一结算月日,福建省医保局发布《福建省医疗保障电子结算中心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年工作总结》中明确年福建省药品货款统一结算支付工作不断深入,年全省药品货款统一结算率达!作为医改的先进省份,早在年底福建省在药品货款结算方面就提出了一个独具特色
    2019/4/1 11:27:53

    医院出局!医保局统一结算供应商货款

    三十二种处方药物转换为非处方药物
    据小编了解,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发布了通知,将三十二种处方药物转化为非处方药物,其中有三种化学环球医药网药品和二十九种中成药。这意味着自从通知发布之日起,相关部门和企业将对这三十二种药物进行非处方药物的管理。相关的说明书和标签也将开始变更工作,下面是三十二种处方药物转换为非处方药物的名单情况()板蓝根分散片每片重零点五八克,乙类,双跨;()地贞颗粒颗粒每袋装五克,甲类;()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每袋装零点五克,甲类,双跨;()复方鱼腥草糖浆糖浆每支装十毫升二十毫升,每袋装六十毫升一百毫
    2012/5/26 21:36:31

    三十二种处方药物转换为非处方药物

    用药前先测基因,科幻还是现实?
    很多人有这样的就医经验在医生开处方前,一般会询问你是否有药物过敏。但除了少数已经出现过药物过敏的人,大多数人对此蒙查查。医生会在病历药物过敏一栏写上未发现。随着药物基因检测的流行,这一局面将出现改观。通过对一管血或一口唾液的检测,现代基因检测技术已经可以发现个体对不同药物的耐受和代谢程度,从而可以避免“一针致聋”等药物严重不良反应。这一技术正在进入国内的公立三甲医院,并对临床医生的诊疗产生深远影响。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药物基因检测对实验室和试剂盒的要求非常高,同时成本问题也导致很多药物无法进入
    2016/11/10 9:49:00

    用药前先测基因,科幻还是现实?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