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促红素注射液
药品分类: |
西药 |
药品品牌名: |
益比奥 |
药品通用名: |
人促红素[重组人促红素(CHO细胞)] |
药品注册名: |
人促红素注射液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S19980073 |
生产企业名称: |
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医保分类: |
乙类 |
是否OTC: |
处方药 |
国产/进口: |
国产 |
功能主治: |
1、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病人。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3、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应用化疗引起的贫血。不用于治疗肿瘤病人由其它因素(如:铁或叶酸盐缺乏、溶血或胃肠道出血)引起的贫血。 |
有效期: |
24 |
用法用量: |
1、肾性贫血 本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周分2~3次给药,也可每周单次给药。给药剂量和次数需依据病人贫血程度、年龄及其它相关因素调整,以下方案供参考:
治疗期:
每周分次给药:开始推荐剂量为血液透析患者每周100~150国际单位(IU)/公斤体重,非透析病人每周75~100IU/公斤体重。若红细胞压积每周增加少于0.5vol%,可于4周后按15~30IU/公斤体重增加剂量,但最高增加剂量不可超过30IU/公斤体重/周。红细胞压积应增加到30~33vol%,但不宜超过36%。
每周单次给药:推荐剂量为成年血透或腹透患者每周10000国际单位(IU)。
维持期:
每周分次给药后如果红细胞压积达到30~33%或血红蛋白达到100~110克/升,则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推荐将剂量调整至治疗期剂量的2/3。然后每2~4周检查红细胞压积以调整剂量,避免红细胞生成过速,维持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在适当水平。
每周单次给药后如果红细胞压积或血红蛋白达到上述标准,推荐将每周单次给药时间延长(如每两周1次给药),并依据病人贫血情况调整使用剂量。
2、外科围手术期的红细胞动员 适用于术前血红蛋白值在100~130克/升的择期外科手术病人(心脏血管手术除外),使用剂量为150IU/公斤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于术前10天至术后4天应用,可减轻术中及术后贫血,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加快术后贫血倾向的恢复。用药期间为防止缺铁,可同时补充铁剂。
3、肿瘤化疗引起的贫血 当病人总体血清促红素水平>200mu/ml时,不推荐使用本品治疗。临床资料表明,基础促红素水平低的病人较基础水平高的疗效要好。
每周分次给药:起始剂量150IU/公斤体重/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如果经过8周治疗,不能有效地减少输血需求或增加红细胞比容,可增加剂量至200IU/公斤体重/次,皮下注射,每周三次。如红细胞比容>40%时,应减少本品的剂量直到红细胞比容降至36%。当治疗再次开始时或调整剂量维持需要的红细胞比容时,本品应以25%的剂量减量。如果起始治疗剂量即获得非常快的红细胞比容增加(如:在任何2周内增加4%),本品也应该减量。
每周单次给药:当患者外周血Hb男性<110g/L,女性<100g/L时,可给予人促红素注射液36000IU皮下注射,每周一次,疗程8周。若治疗期间疗程未达8周,Hb升高达到120g/L时,应停止给药,直至Hb男性下降到<110g/L,女性下降到<100g/L时可重新开始给药。若治疗后两周内Hb升高过快,绝对值超过13g/L时,应酌情减少剂量。
4、使用方法 采用无菌技术,打开药瓶,将消毒针连接消毒注射器,吸入适量药液,静脉或皮下注射。如果为预充式注射器包装,拔掉针护帽,直接静脉或皮下注射。 |
药品规格: |
2000IU/支 |
注册规格: |
2000IU/支 |
药品剂型: |
注射溶液 |
注册剂型: |
注射溶液 |
包装材质: |
西林瓶 |
最小包装数量: |
1 |
最小包装单位: |
盒 |
最小制剂单位: |
支 |
市场状态: |
上市 |
药品本位码: |
8690131300013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