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2S,3aS,6aS)--1--[(2S)--2--[[(2S)-1-乙氧基--1-氧代-4-苯基丁烷-2-基]氨基]丙酰基]--3,3a,4,5,6,6a-六氢-2H-环戊烷并[b]吡咯-2-甲酸。按干燥品计算,含C23H32N2O5不得少于98.5%。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本品在甲醇、乙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在稀硫酸中易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为105~109℃。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盐酸-甲醇溶液(14:86)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32.0°至+38.0°。 【鉴别】(1)取本品与雷米普利对照品,加流动相A分别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照有关物质项下的方法试验,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074图)一致。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0.10g,加甲醇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 氯化物 取本品1.0g,加水50ml,充分振摇,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4%)。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取 本品约50mg,置100ml量瓶中,加乙腈约5ml溶解后,用流动相A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流动相B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2.5μ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雷米普利与杂质IV对照品各适量,加乙腈适量振摇溶解,用流动相A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0.1mg的混合溶液。 灵敏度溶液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适量,用流动相B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25μg的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Nucleosil C18柱,4.0mm×250mm,3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柱温为65℃;以高氯酸钠缓冲液(取高氯酸钠2.0g,加三乙胺0.5ml,加水800ml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3.6)-乙腈(800:200)为流动相A,以高氯酸钠缓冲液(取高氯酸钠2.0g,加三乙胺0.5ml,加水300ml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2.6)-乙腈(300:700)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体积20μl。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 90 10 6 90 10 7 75 25 20 65 35 30 25 75 50 25 75 50.1 90 10 60 90 10 系统适用性要求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雷米普利峰的保留时间约为19分钟,杂质I峰、杂质Ⅱ峰、杂质Ⅲ峰与杂质Ⅳ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约为0.8、1.3、1.5和1.7;灵敏度溶液色谱图中,雷米普利峰峰高的信噪比应大于1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杂质I峰、杂质II峰与杂质IV峰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5%),杂质Ⅲ峰的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2.4后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5%),其他单个杂质峰的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2倍(0.1%),各杂质峰面积的和(杂质Ⅲ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2.4)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1.0%),小于灵敏度溶液主峰面积的峰忽略不计。 干燥失重 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2%(通则0831)。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钯 取本品0.2g,精密称定,加0.3%硝酸溶液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0ml量瓶中,用0.3%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取0.15g硝酸镁,精密称定,加0.3%硝酸溶液溶解并定量转移至100ml量瓶中,并用0.3%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空白溶液;另精密称取钯标准品溶液,用0.3%硝酸溶液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钳20ng、30ng和50ng的系列对照品溶液。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通则0406第一法),在247.6nm波长处测定,计算,即得。含钯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甲醇25ml,振摇使溶解,加水25ml,加酚酞指示剂1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41.65mg的C23H32N2O5。 【类别】抗高血压药。 【贮藏】密封、遮光,室温保存。 【制剂】雷米普利片 附: 杂质I(雷米普利甲酯) (2S,3aS,6a-S)-1-E-(2S)-2-[[(2S)-1-甲氧基-1-氧代-4-苯基丁烷-2-基]氨基]丙酰基]-3,3a,4,5,6,6a-六氢-2H-环戊烷并[b]吡咯-2-甲酸 杂质Ⅱ(雷米普利异丙酯) (2S,3aS,6aS)-1-[(2S)-2-[[(2S)-1-异丙氧基-1-氧代-4-苯基丁烷-2-基]氨基]丙酰基]-3,3a,4,5,6,6a-六氢-2H-环戊烷并[b] 吡咯-2-甲酸 杂质Ⅲ(环己基雷米普利) (2S,3aS,6aS)-1-[(2S)-2-[[(2S)-1-乙氧基-1-氧代-4-环己基丁烷-2-基]氨基]丙酰基]-3,3a,4,5,6,6a-六氢-2H-环戊烷[b]吡咯-2-甲酸 杂质Ⅳ(雷米普利二酮哌嗪) (2S)-2-[(3S,5aS,8aS,9aS)-3-甲基-1,4-二氧代十氢-2H-环戊烷并[4,5]吡咯并[1,2-a]吡嗪-2-基]-4-苯基丁酸乙酯 杂质V(雷米普利拉) (2S,3aS,6aS)-1-[(2S)-2-[[(2S)-4-苯基丁酸-2-基]氨基]丙酰基]-3,3a,4,5,6,6a-六氢-2H-环戊烷并[b]吡咯-2-甲酸 杂质 Ⅵ(雷米普利二酮哌嗪酸) (2S)-2-[(3S,5aS,8aS,9aS)-3-甲基-1,4-二氧代十氢-2H-环戊烷并[4,5]吡咯并[1,2-a]吡嗪-2-基]-4-苯基丁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