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中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凡例

    药品名称: 二部凡例
    版本: 2020年版
    来源: 二部
    分类: 凡例
    内容:

    凡例

    总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所载同品种或相关内容的上版药典标准或原国家药品标准即停止使用。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三部收载生物制品及相关通用技术要求,四部收载通用技术要求和药用辅料。除特别注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

    本部为《中国药典》二部。

    二、《中国药典》主要由凡例、通用技术要求和品种正文构成。

    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对品种正文、通用技术要求以及药品质量检验和检定中有关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和基本要求。

    通用技术要求包括《中国药典》收载的通则、指导原则以及生物制品通则和相关总论等。

    《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为品种正文。

    三、药品标准由品种正文及其引用的凡例、通用技术要求共同构成。

    本版药典收载的凡例、通则/生物制品通则、总论的要求对未载入本版药典的其他药品标准具同等效力。

    四、凡例和通用技术要求中釆用“除另有规定外”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通用技术要求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品种正文中另作规定,并据此执行。

    五、品种正文所设各项规定是针对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的产品而言。任何违反GMP或有未经批准添加物质所生产的药品,即使符合《中国药典》或按照《中国药典》未检出其添加物质或相关杂质,亦不能认为其符合规定。

    六、《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为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英文缩写为ChP。

    通用技术要求

    七、通则主要包括制剂通则、其他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制剂通则系为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通用检测方法系为各品种进行相同项目检验时所应采用的统一规定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

    指导原则系为规范药典执行,指导药品标准制定和修订,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水平所规定的非强制性、推荐性技术要求。

    生物制品通则是对生物制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总论是对某一类生物制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相关技术要求。

    品种正文

    八、品种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处方来源、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九、品种正文内容根据品种和剂型的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1)品名(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2)有机药物的结构式;(3)分子式与分子量;(4)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5)含量或效价规定;(6)处方;(7)制法;(8)性状;(9)鉴别;(10)检查;(11)含量或效价测定;(12)类别;(13)规格;(14)贮藏;(15)制剂;(16)标注;(17)杂质信息等。

    原料药与制剂中已知杂质的名称与结构式等信息一般均在原料药正文中列出,相应制剂正文直接引用。复方制剂中活性成分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一般列在该品种正文项下。

    十、品种正文中引用的药品系指本版药典收载的品种,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名称与编排

    十一、品种正文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通常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收载的名称及其命名原则命名,《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中文名称均为法定名称;本部药典收载的原料药英文名除另有规定外,均釆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

    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系根据中国化学会编撰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命名,母体的选定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的命名系统一致。

    十二、药品化学结构式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药品化学结构式书写指南”书写。

    十三、品种正文按药品中文名称笔画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起笔笔形一丨丿、乛的顺序排列;单方制剂排在其原料药后面;放射性药品集中编排;索引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序的中文索引、英文名和中文名对照索引排列。

    项目与要求

    十四、制法项下主要记载药品的重要工艺要求和质量管理要求。

    (1)所有药品的生产工艺应经验证,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过程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2)来源于动物组织提取的药品,其所用动物种属要明确,所用脏器均应来自经检疫的健康动物,涉及牛源的应取自无牛海绵状脑病地区的健康牛群;来源于人尿提取的药品,均应取自健康人群。上述药品均应有明确的病毒灭活工艺要求以及质量管理要求。

    (3)直接用于生产的菌种、毒种、来自人和动物的细胞、DNA重组工程菌及工程细胞,来源途径应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应符合国家有关的管理规范。

    十五、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1)外观性状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感观的规定,其中臭与味指药品本身所固有的,可供制剂开发时参考。

    (2)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各品种项下选用的部分溶剂及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可供精制或制备溶液时参考;对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需作质量控制时,在该品种检查项下另作具体规定。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

    极易溶解 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易溶 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溶解 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

    略溶 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

    微溶 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

    极微溶解 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 000ml中溶解;

    几乎不溶或不溶 系指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

    试验法: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量取液体供试品,于25℃士2℃一定容量的溶剂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如无目视可见的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视为完全溶解。

    (3)物理常数包括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碘值、皂化值和酸值等;其测定结果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可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十六、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系根据反映该药品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特性所进行的药物鉴别试验,不完全代表对该药品化学结构的确证。

    十七、检查项下包括反映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试验方法和限度、均一性与纯度等制备工艺要求等内容;对于规定中的各种杂质检查项目,系指该药品在按既定工艺进行生产和正常贮藏过程中可能含有或产生并需要控制的杂质(如残留溶剂、有关物质等);改变生产工艺时需另考虑增修订有关项目。

    对于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应在后续的生产环节予以有效去除。除正文已明确列有“残留溶剂”检查的品种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机溶剂依法进行该项检查外,其他未在“残留溶剂”项下明确列出的有机溶剂或未在正文中列有此项检查的各品种,如生产过程中引入或产品中残留有机溶剂,均应按通则“残留溶剂测定法”检查并应符合相应溶剂的限度规定。

    釆用色谱法检测有关物质时,杂质峰(或斑点)不包括溶剂、辅料或原料药的非活性部分等产生的色谱峰(或斑点)。必要时,可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上述非杂质峰(或斑点)进行确认。

    处方中含有抑菌剂的注射剂和眼用制剂,应建立适宜的检测方法对抑菌剂的含量进行控制。正文已明确列有抑菌剂检查的品种必须依法对产品中使用的抑菌剂进行该项检查,并应符合相应的限度规定。

    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原料药,应按照注射剂项下相应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应符合规定。

    各类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均应符合各制剂通则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十八、含量测定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用于测定原料药及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可采用化学、仪器或生物测定方法。

    十九、类别系按药品的主要作用与主要用途或学科的归属划分,不排除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作其他类别药物使用。

    二十、制剂的规格,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中含有主药的重量(或效价)或含量(%)或装量。注射液项下,如为“1ml:10mg”,系指1ml中含有主药10mg;对于列有处方或标有浓度的制剂,也可同时规定装量规格。

    二十一、贮藏项下的规定,系为避免污染和降解而对药品贮存与保管的基本要求,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

    遮光 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适宜黑色材料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避光 系指避免日光直射;

    密闭 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 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 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阴凉处 系指不超过20℃;

    凉暗处 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 系指2~10℃;

    常温(室温) 系指10~30℃。

    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下未规定贮藏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由于注射剂与眼用制剂等的包装容器均直接接触药品,可视为该制剂的组成部分,因而可写为“密闭保存”。

    二十二、标注项下的规定,系指开展检定工作等所需的信息,应釆取适宜的方式(如药品说明书等)注明。

    二十三、制剂中使用的原料药和辅料,均应符合本版药典的规定;本版药典未收载者,必须制定符合药用要求的标准,并需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同一原料药用于不同制剂(特别是给药途径不同的制剂)时,需根据临床用药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项目。

    检验方法和限度

    二十四、本版药典品种正文收载的所有品种,均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采用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时,应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确认。如采用其他方法,应进行方法学验证,并与规定的方法比对,根据试验结果选择使用,但应以本版药典规定的方法为准。

    二十五、本版药典中规定的各种纯度和限度数值以及制剂的重(装)量差异,系包括上限和下限两个数值本身及中间数值。规定的这些数值不论是百分数还是绝对数字,其最后一位数字都是有效位。

    试验结果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数,而后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有效位。计算所得的最后数值或测定读数值均可按修约规则进舍至规定的有效位,取此数值与标准中规定的限度数值比较,以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限度。

    二十六、原料药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计。如规定上限为100%以上时,系指用本版药典规定的分析方法测定时可能达到的数值,它为药典规定的限度或允许偏差,并非真实含有量;如未规定上限时,系指不超过101.0%。

    制剂的含量限度范围,系根据主药含量的多少、测定方法误差、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偏差和贮存期间可能产生降解的可接受程度而制定的,生产中应按标示量100%投料。如已知某一成分在生产或贮存期间含量会降低,生产时可适当增加投料量,以保证在有效期内含量能符合规定。

    标准品与对照品

    二十七、标准品与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一般按效价单位(或μg)计,以国际标准物质进行标定;对照品系指采用理化方法进行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时所用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一般按纯度(%)计。

    标准品与对照品的建立或变更批号,应与国际标准物质或原批号标准品或对照品进行对比并经过协作标定,然后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相应的工作程序进行技术审定,确认其质量能够满足既定用途后方可使用。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应附有使用说明书,一般应标明批号、特性量值、用途、使用方法、贮藏条件和装量等。

    标准品与对照品均应按其标签或使用说明书所示的内容使用和贮藏。

    计量

    二十八、试验用的计量仪器均应符合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

    二十九、本版药典采用的计量单位

    (1)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如下:

    长度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体积 升(L) 毫升(ml) 微升(μl)

    质(重)量 千克(kg) 克(g) 毫克(mg) 微克(μg) 纳克(ng) 皮克(pg)

    物质的量 摩尔(mol) 毫摩尔(mmol)

    压力 兆帕(MPa) 千帕(kPa) 帕(Pa)

    温度 摄氏度(℃)

    动力黏度 帕秒(Pa?s) 毫帕秒(mPa?s)

    运动黏度 平方米每秒(m2/s) 平方毫米每秒(mm2/s)

    波数 厘米的倒数(cm—1)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kg/m3) 克每立方厘米(g/cm3)

    放射性活度 吉贝可(GBq) 兆贝可(MBq) 千贝可(kBq) 贝可(Bq)

    (2)本版药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摩尔/升)表示者, 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

    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mol/LXXX溶液”表示,以示区别。

    (3)有关的温度描述,一般以下列名词术语表示:

    水浴温度 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

    热水 系指70~80℃;

    微温或温水 系指40~50℃;

    室温(常温) 系指10~30℃;

    冷水 系指2~10℃;

    冰浴 系指约0℃;

    放冷 系指放冷至室温。

    (4)符号“%”表示百分比,系指重量的比例;但溶液的百分比,除另有规定外,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乙醇的百分比,系指在20℃时容量的比例。此外,根据需要可采用下列符号:

    %(g/g) 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ml/ml) 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ml/g) 表示溶液100g中含有溶质若干毫升;

    %(g/ml) 表示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5)缩写“ppm”表示百万分比,系指重量或体积的比例。

    (6)缩写“ppb”表示十亿分比,系指重量或体积的比例。

    (7)液体的滴,系在20℃时,以1.0ml水为20滴进行换算。

    (8)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系指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未指明用何种溶剂时,均系指水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的混合物,名称间用半字线“-”隔开,其后括号内所示的“:”符号,系指各液体混合时的体积(重量)比例。

    (9)本版药典所用药筛,选用国家标准的R40/3系列,分等如下:

    筛号 筛孔内径(平均值) 目号

    一号筛 2000μm±70μm 10目

    二号筛 850μm±29μm 24目

    三号筛 355μm±13μm 50目

    四号筛 250μm±9.9μm 65目

    五号筛 180μm±7.6μm 80目

    六号筛 ]50μm±6.6μtm 100目

    七号筛 125μzm±5.8μm 120目

    八号筛 90μm±4.6μm 150目

    九号筛 75μm±4.1μm 200目

    粉末分等如下:

    最粗粉 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粗 粉 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中 粉 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

    细 粉 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最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极细粉 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10)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的乙醇。

    三十、计算分子量以及换算因子等使用的原子量均按最新国际原子量表推荐的原子量。

    精确度

    三十一、本版药典规定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1)试验中供试品与试药等“称重”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数码表示,其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2)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3)试验中规定“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4)试验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系指按供试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进行计算。

    (5)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为准。

    试药、试液、指示剂

    三十二、试验用的试药,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根据通则试药项下的规定,选用不同等级并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剂标准。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指示液、滴定液等,均应符合通则的规定或按照通则的规定制备。

    三十三、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三十四、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动物试验

    三十五、动物试验所使用的动物应为健康动物,其管理应按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定执行。动物品系、年龄、性别、体重等应符合药品检定要求。

    随着药品纯度的提高,凡是有准确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或细胞学方法能取代动物试验进行药品质量检测的,应尽量采用,以减少动物试验。

    说明书、包装与标签

    三十六、药品说明书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说明书的规定。

    三十七、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均应无毒、洁净,与内容药品应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不得影响内容药品的质量。

    三十八、药品标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包装标签的规定,不同包装标签其内容应根据上述规定印制,并应尽可能多地包含药品信息。

    三十九、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品的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

招商信息

其它药品推荐

相关资讯

    人大副委员长陈竺建议“医闹”犯罪纳入刑法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昨天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九草案,针对草案中提出的拟取消项死刑罪名以及猥亵男性考试作弊超载超速制售假证构成犯罪等相关规定,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时提出了建议。建议用刑事手段打击“医闹”理由保障医务人员权益陈竺副委员长提出,建议在此次修正案中应考虑通过刑事手段来打击医闹,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陈竺透露,近年来,各地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愈演愈烈,北京市卫计委和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课题显示,各地公开报道的恶性暴力伤医事件数量近十年来年均增长。年前个月,全国伤医事件已
    2014/11/3 9:07:08

    人大副委员长陈竺建议“医闹”犯罪纳入刑法

    医药企业参展如何提高销售(二)
    继《医药企业参展如何提高销售(一)》,继续为广大医药企业参展提供有效的建议,有效促进销售。一掌握自身销售操作模式赢利模式以及价格体系一些新发展起来的企业,缺乏一定的营销经验和经营经营,除此之外,资源和网络也都十分匮乏。也有一些企业对于自身的产品销售各个环节流程也都不非常明确,靠的只是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但行内人一听就知道问题所在,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和产品的可信度。企业掌握好自身整个销售模式,才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二学会包装宣传和推广展会是信息发布以及面对面交流的一种形式,对于参展的医药企业来说,进
    2014/7/30 11:44:35

    医药企业参展如何提高销售(二)

    肯尼亚低价销售抗疟药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陆,疟疾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常见病,也是岁以下儿童的头号杀手,但昂贵的抗疟药使这一地区的普通百姓难以问津。肯尼亚公共健康与卫生部日前宣布,肯各医院和药店开始以大幅低于原先价格的补贴价销售抗疟药。据肯尼亚《民族日报》日报道,成人剂量的抗疟药将从原来的每剂肯尼亚先令(美元约合肯尼亚先令)降至每剂肯尼亚先令,儿童剂量的抗疟药则降至每剂肯尼亚先令。肯公共健康与卫生部长贝斯万布伊穆戈日前在名为“付得起的医药活动”启动仪式上说,推出补贴价格的抗疟药一方面将使患者买得起有效的抗疟药,减轻他们的
    2010/8/31 17:10:18

    肯尼亚低价销售抗疟药

    维肌痛用药国内虚位以待,谁能拔得头筹?
    纤维肌痛综合症(,)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非关节性软组织风湿风湿病,患者以慢性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僵硬为特征,并伴有疲劳焦虑睡眠障碍肠道应激综合症等症状。该病因临床表现复杂,且各国学者对其认识不足,直到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才将该病统一命名“”,并提出统一的诊治标准,且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分类标准将定义为弥漫性的慢性疼痛持续个月以上,累及身体两侧及腰上下部,个特殊压痛点中大于个压痛点有增强。阿诺尔德曾强调,目前诊断患者的平均延误时间为年,不能获得及时正确的诊断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持续性的痛苦及精神压力,且使
    2016/3/17 8:59:18

    维肌痛用药国内虚位以待,谁能拔得头筹?

    国家卫健委,摸底奥司他韦库存数量
    国家卫健委,摸底奥司他韦库存数量。据悉,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关于做好奥司他韦制剂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卫药政供应便函号),摸底奥司他韦制剂的库存情况。国家卫计委将定期收集奥司他韦库存数量昨日(月日),安徽省医药采购中心转发安徽省卫健委的通知指出,要结合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及流感等季节性疾病,配齐备足药品,同时要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临床必需药品供应保障工作。通知指出,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关于做好奥司他韦制剂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卫药政供应便函号),开始定
    2019/1/25 11:51:18

    国家卫健委,摸底奥司他韦库存数量

    快评:第三批国家集采目录浮出水面!53品种86品规面临降价!
    万众期盼,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目录(流传版,正式目录一切以官方公布为准)终于在坊间浮出水面。(如下图)据了解,此次流传出的目录并不完整,其中有一些品种估计会再有调整。而据相关数据查询,截至月日,个品种(个通用名药品)已有企业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个品种(个通用名药品)已被纳入前期集采,有个品种(个通用名药品)过评企业数达企业数达家及以上。据月日相关消息称,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品种已经签批,大约范围为个。据月日深夜流出的相关消息称,此次第三批国家带量采购的大体规则有一些调整变化,如下所有达到充
    2020/6/20 9:07:48

    快评:第三批国家集采目录浮出水面!53品种86品规面临降价!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