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中国药典》2020年版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品名称: 0512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版本: 2020年版
    来源: 四部
    分类: 通则
    内容:

    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进入检测器检测,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色谱柱内径一般为 2.1~4.6mm,填充剂粒径约为 2~10μm。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是耐超高压、小进样量、低死体积、高灵敏度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1)色谱柱

    反相色谱柱:以键合非极性基团的载体为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常见的载体有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和聚合物等;常用的填充剂有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苯基硅烷键合硅胶等。

    正相色谱柱:用硅胶填充剂,或键合极性基团的硅胶填充而成的色谱柱。常见的填充剂有硅胶、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等。氨基键合硅胶和氰基键合硅胶也可用作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柱: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有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和阴离子交换色谱柱。

    手性分离色谱柱:用手性填充剂填充而成的色谱柱。

    色谱柱的内径与长度,填充剂的形状、粒径与粒径分布、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载体表面基团残留量,填充的致密与均匀程度等均影响色谱柱的性能,应根据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温度会影响分离效果,品种正文中未指明色谱柱温度时系指室温,应注意室温变化的影响。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调整色谱柱的温度。

    残余硅羟基未封闭的硅胶色谱柱,流动相 pH 值一般应在 2~8 之间。烷基硅烷带有立体侧链保护、或残余硅羟基已封闭的硅胶、聚合物复合硅胶或聚合物色谱柱可耐受更广泛 pH 值的流动相,可用于 pH 值小于 2 或大于 8 的流动相。

    (2)检测器 最常用的检测器为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包括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其他常见的检测器有荧光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雾式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为选择性检测器,其响应值不仅与被测物质的量有关,还与其结构有关;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雾式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为通用检测器,对所有物质均有响应;结构相似的物质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电雾式检测器的响应值几乎仅与被测物质的量有关。

    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物质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物质的量通常呈指数关系,一般需经对数转换;电雾式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被测物质的量通常也呈指数关系,一般需经对数转换或用二次函数计算,但在小质量范围内可基本呈线性。

    不同的检测器,对流动相的要求不同。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 0401)项下对溶剂的要求;釆用低波长检测时,还应考虑有机溶剂的截止使用波长。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电雾式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不得使用含不挥发性成分的流动相。

    (3)流动相 反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常用甲醇-水系统或乙腈-水系统,用紫外末端波长检测时,宜选用乙腈-水系统。流动相中如需使用缓冲溶液,应尽可能使用低浓度缓冲盐。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时,流动相中有机溶剂一般应不低于 5%,否则易导致柱效下降、色谱系统不稳定。

    正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等。

    流动相注入液相色谱仪的方式(又称洗脱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等度洗脱,另一种是梯度洗脱。用梯度洗脱分离时,梯度洗脱程序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在品种项下规定,其中包括运行时间和流动相在不同时间的成分比例。

    (4)色谱参数调整 品种正文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参数),除填充剂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与长度、填充剂粒径、流动相流速、流动相组分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均可适当调整。

    若需使用小粒径(约 2μm)填充剂和小内径(约 2.1mm)色谱柱或表面多孔填充剂以提高分离度或缩短分析时间,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必要时,色谱条件(参数)可适当调整。

    可通过相关软件计算表中流速、进样体积和梯度洗脱程序的调整范围,并根据色谱峰分离情况进行微调。

    调整后,系统适用性应符合要求,且色谱峰出峰顺序不变。若减小进样体积,应保证检测限和峰面积的重复性;若增加进样体积,应使分离度和线性关系仍满足要求。应评价色谱参数调整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必要时对调整色谱参数后的方法进行确认。若调整超出表中规定的范围或品种项下规定的范围,被认为是对方法的修改,需要进行充分的方法学验证。

    调整梯度洗脱色谱参数时应比调整等度洗脱色谱参数时更加谨慎,因为此调整可能会使某些峰位置变化,造成峰识别错误,或者与其他峰重叠。

    当对调整色谱条件后的测定结果产生异议时,应以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在品种项下一般不宜指定或推荐色谱柱的品牌,但可规定色谱柱的填充剂(固定相)种类(如键合相,是否改性、封端等)、粒径、孔径,色谱柱的柱长或柱内径;当耐用性试验证明必须使用特定品牌的色谱柱方能满足分离要求时,可在该品种正文项下注明。

    2.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灵敏度、拖尾因子和重复性等五个参数。

    按各品种正文项下要求对色谱系统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溶液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在规定的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必要时,可对色谱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要求。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用于评价色谱柱的效能。由于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色谱行为不同,采用理论板数作为衡量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测定物质,一般为待测物质或内标物质的理论板数。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色谱峰或内标物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 tR 和峰宽(W)或半高峰宽(Wh/2),按 n=16(tR/W)2 或 n=5.54(tR/Wh/2)2 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tR、W、Wh/2 可用时间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

    (2)分离度(R) 用于评价待测物质与被分离物质之间的分离程度,是衡量色谱系统分离效能的关键指标。可以通过测定待测物质与已知杂质的分离度,也可以通过测定待测物质与某一指标性成分(内标物质或其他难分离物质)的分离度,或将供试品或对照品用适当的方法降解,通过测定待测物质与某一降解产物的分离度,对色谱系统分离效能进行评价与调整。

    无论是定性鉴别还是定量测定,均要求待测物质色谱峰与内标物质色谱峰或特定的杂质对照色谱峰及其他色谱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除另有规定外,待测物质色谱峰与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 1.5。分离度的计算公式为:

    当对测定结果有异议时,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和分离度(R)均以峰宽(W)的计算结果为准。

    (3)灵敏度 用于评价色谱系统检测微量物质的能力,通常以信噪比(S/N)来表示。建立方法时,可通过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供试品或对照品溶液来测定信噪比。定量测定时,信噪比应不小于 10;定性测定时,信噪比应不小于 3。系统适用性试验中可以设置灵敏度实验溶液来评价色谱系统的检测能力。

    (4)拖尾因子(T) 用于评价色谱峰的对称性。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

    以峰高作定量参数时,除另有规定外,T 值应在 0.95~1.05 之间。

    以峰面积作定量参数时,一般的峰拖尾或前伸不会影响峰面积积分,但严重拖尾会影响基线和色谱峰起止的判断和峰面积积分的准确性,此时应在品种正文项下对拖尾因子作出规定。

    (5)重复性 用于评价色谱系统连续进样时响应值的重复性能。除另有规定外,通常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5 次,其峰面积测量值(或内标比值或其校正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2.0%。视进样溶液的浓度和/或体积、色谱峰响应和分析方法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等,对相对标准偏差的要求可适当放宽或收紧,放宽或收紧的范围以满足品种项下检测需要的精密度要求为准。

    3.测定法

    3.1 定性分析

    常用的定性方法主要有但不限于以下:

    (1)利用保留时间定性

    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tR)定义为被分离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该组分最大响应值时的时间,也即从进样到出现某组分色谱峰的顶点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常以分钟(min)为时间单位,用于反映被分离的组分在性质上的差异。通常以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待测成分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是否一致作为待测成分定性的依据。

    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待测成分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应无显著性差异;两个保留时间不同的色谱峰归属于不同化合物,但两个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有时未必可归属为同一化合物,在作未知物鉴别时应特别注意。

    若改变流动相组成或更换色谱柱的种类,待测成分的保留时间仍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一致,可进一步证实待测成分与对照品为同一化合物。

    当待测成分(保留时间 tR,1)无对照品时,可以样品中的另一成分或在样品中加入另一已知成分作为参比物(保留时间 tR,2),采用相对保留时间(RRT)作为定性(或定位)的方法。在品种项下,除另有规定外,相对保留时间通常是指待测成分保留时间相对于主成分保留时间的比值,以未扣除死时间的非调整保留时间按下式计算。

    若需以扣除死时间的调整保留时间计算,应在相应的品种项下予以注明。

    (2)利用光谱相似度定性

    化合物的全波长扫描紫外-可见光区光谱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定性信息。待测成分的光谱与对照品的光谱的相似度可用于辅助定性分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开启一定波长范围的扫描功能时,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包括色谱信号、时间、波长的三维色谱光谱图,既可用于辅助定性分析,还可用于峰纯度分析。

    同样应注意,两个光谱不同的色谱峰表征了不同化合物,但两个光谱相似的色谱峰未必可归属为同一化合物。

    (3)利用质谱检测器提供的质谱信息定性

    利用质谱检测器提供的色谱峰分子质量和结构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可获得比仅利用保留时间或增加光谱相似性进行定性分析更多的、更可靠信息,不仅可用于已知物的定性分析,还可提供未知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3.2 定量分析

    (1)内标法

    按品种正文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各精密量取适量,混合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进样,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中待测成分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

    采用内标法,可避免因样品前处理及进样体积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外标法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进样,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待测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

    当采用外标法测定时,以手动进样器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为宜。

    (3)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测定杂质含量时,可釆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建立方法时,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待测物对照品和参比物质对照品各适量,配制待测杂质校正因子的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按下式计算待测杂质的校正因子。

    也可精密称(量)取主成分对照品和杂质对照品各适量,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绘制主成分浓度和杂质浓度对其峰面积的回归曲线,以主成分回归直线斜率与杂质回归直线斜率的比计算校正因子。

    校正因子可直接载入各品种项下,用于校正杂质的实测峰面积,需作校正计算的杂质,通常以主成分为参比,采用相对保留时间定位,其数值一并载入各品种项下。

    测定杂质含量时,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溶液稀释成与杂质限度相当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必要时,调节纵坐标范围(以噪声水平可接受为限)使对照溶液的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达满量程的 10%~25%。除另有规定外,通常含量低于 0.5%的杂质,峰面积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 10%;含量在 0.5%~2%的杂质,峰面积测量值的 RSD 应小于 5%;含量大于 2%的杂质,峰面积测量值的 RSD 应小于 2%。然后,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适量,分别进样。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溶液的记录时间,应为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2倍,测量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分别乘以相应的校正因子后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各杂质含量。

    (4)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测定杂质含量时,若无法获得待测杂质的校正因子,或校正因子可以忽略,也可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同上述(3)法配制对照溶液、进样、调节纵坐标范围和计算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后,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进样。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溶液的记录时间应为主成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的 2 倍,测量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上各杂质的峰面积并与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依法计算杂质含量。

    (5)面积归一化法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配制供试品溶液,取一定量进样,记录色谱图。测量各峰的面积和色谱图上除溶剂峰以外的总色谱峰面积,计算各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用于杂质检查时,由于仪器响应的线性限制,峰面积归一化法一般不宜用于微量杂质的检查。

    如适用,也可使用其他方法如标准曲线法等,并在品种正文项下注明。

    4.多维液相色谱

    多维色谱又称为色谱/色谱联用技术,是采用匹配的接口将不同分离性能或特点的色谱连接起来,第一级色谱中未分离开或需要分离富集的组分由接口转移到第二级色谱中,第二级色谱仍需进一步分离或分离富集的组分,也可以继续通过接口转移到第三级色谱中。理论上,可以通过接口将任意级色谱串联或并联起来,直至将混合物样品中所有的难分离、需富集的组分都分离或富集之。但实际上,一般只要选用两个合适的色谱联用就可以满足对绝大多数难分离混合物样品的分离或富集要求。因此,一般的色谱/色谱联用都是二级,即二维色谱。

    在二维色谱的术语中,1D 和 2D 分别指一维和二维;而 1D 和 2D 则分别代表第一维和第二维。

    二维液相色谱可以分为差异显著的两种主要类型:中心切割式二维色谱(heart-cutting mode two-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和全二维色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中心切割式二维色谱是通过接口将前一级色谱中某一(些)组分传递到后一级色谱中继续分离,一般用 LC-LC(也可用 LC+LC)表示;全二维色谱是通过接口将前一级色谱中的全部组分连续地传递到后一级色谱中进行分离,一般用 LC×LC 表示。此外,这两种类型下还有若干子类,包括选择性全二维色谱(sLC×LC)和多中心切割 2D-LC(mLC-LC)。

    LC-LC 或 LC×LC 两种二维色谱可以是相同的分离模式和类型,也可以是不同的分离模式和类型。接口技术是实现二维色谱分离的关键之一,原则上,只要有匹配的接口,任何模式和类型的色谱都可以联用。

    与一维色谱一样,二维色谱也可以和质谱、红外和核磁共振等联用。

招商信息

其它药品推荐

相关资讯

    山西省药监局发布“肾精子、酒五味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我省“肾精子”等个品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通告号按照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工作领导组部署,我局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年第号)等相关要求,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肾精子酒五味子”个品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并经复核及审定会专家审核,为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经研究,决定对个品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详见附件),公示期为一个月。请相关单位认真研究,若有异议,请及时来函来信来电提交反馈意见。联
    2021/9/2 9:15:39

    山西省药监局发布“肾精子、酒五味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安徽、辽宁:明确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制订要求
    月日,安徽省药监局公开征求《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试行)》《安徽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制定工作程序及申报资料要求(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同日,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辽宁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试行)》制订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辽宁省药监局拟开展辽宁省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制订工作。要求相关药品生产企业研发单位根据《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的通告》(年第号)和国家药典委员会《有关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标准制定的通知》的规定,研究起草相关品
    2021/4/20 9:01:34

    安徽、辽宁:明确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制订要求

    新版药典开始执行 中药饮片要注意了
    年版药典自年月日起实施。本版药典可能和之前几版药典真的不太一样,还没执行前,行业几方的各种态度不一。但是作为国家级法典,不管我们是什么态度,也不管药典本身有何瑕疵,我们都要执行,这是对国家法典应有的尊重。至于有意见,我们可以提,领导们也应该重视及时回应,提的对,及时勘误。那么在版药典执行前,我们还能做点啥呢因为我是做中药饮片的,对西药和成药不是太熟悉,在这我就只能说说中药饮片这个模块的,望大家谅解。在中药层面上;版药典与现行版药典对行业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品种的增减等不重要的就不在这总结了
    2020/12/31 10:13:28

    新版药典开始执行 中药饮片要注意了

    定了!2020版药典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刚刚,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题为《《中国药典》年版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的文章,其中提及版《中国药典》的正式实施时间为年月日。摘要年版《中国药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一版药典,将于年月日正式实施。本文对年版药典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要介绍。新版药典在品种收载贯彻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完善药品标准体系加强药品安全性有效性控制扩大成熟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加强与国际药品标准协调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版药典的实施将对整体提升我国药品标准水平,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
    2020/6/28 9:39:59

    定了!2020版药典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定了!2020版药典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刚刚,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题为《《中国药典》年版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的文章,其中提及版《中国药典》的正式实施时间为年月日。摘要年版《中国药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十一版药典,将于年月日正式实施。本文对年版药典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要介绍。新版药典在品种收载贯彻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完善药品标准体系加强药品安全性有效性控制扩大成熟分析检测技术的应用加强与国际药品标准协调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版药典的实施将对整体提升我国药品标准水平,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
    2020/6/25 9:51:16

    定了!2020版药典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中国药典》4个药品拟修订标准
    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关于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拟质量标准修订品种的公示》,就《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收载品种拟质量标准修订的个品种予以公示,标准公示日期个月。据了解,此次公示拟质量标准修订的个品种为黄芩提取物益母草膏益母草颗粒万氏牛黄清心丸。黄芩提取物制法取黄芩,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用盐酸调节值至,保温,静置,滤过,沉淀物加适量水搅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值至,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盐酸调节值至,保温,静置,滤过,沉淀依次用适量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洗至中性,挥尽乙醇,减压干燥,即得。
    2017/2/17 9:13:20

    《中国药典》4个药品拟修订标准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