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返回搜索首页环球医药招商网 > 医药数据 > 《中国药典》2020年版

 

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药品名称: 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
    版本: 2020年版
    来源: 三部
    分类: 生物制品通则
    内容:

    药品通用名称是通过一个唯一的、全球通用的、为公众所属的名称,也即非专利名称,对一种药用物质或活性成分的识别。生物制品通用名称是对生物制品识别的标志,是生物制品标准化、规范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生物制品通用名称是为了保证临床使用和流通过程中对生物制品的准确识别,通过提供产品与公共质量标准的关键连接,保证产品质量。

    本命名原则涉及的生物制品为《中国药典》三部所规定的品种范围。

    —、总则

    1、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应避免使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相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作用的生物制品名称。不能使用单独的字母或者数字代号名称。

    2、生物制品通用名称不采用生物制品的商品名称(包括外文名称和中文名称),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包括INN)及其专用的词干的英文及中文译名也均不得作为商品名称或用以组成商品名称,用于商标注册。

    3、对于沿用已久的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如必须改动,可列出其曾用名作为过渡。

    4、同时存在多种来源(重组、化学合成或天然提取)的同一品种,对重组来源的采用适宜方式予以区分,如增加“重组”标示。

    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非专利名称

    治疗性重组蛋白(多肽)类、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类生物制品,原则上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国际非专利名称(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INN),其通用名称命名应符合以下原则。

    1. 基本原则

    (1)采用INN命名的生物制品,其通用名称应符合INN命名原则,中文通用名称原则上应与其英文INN相对应,可采用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的方式,并结合具体剂型进行命名,如冻干制品在INN前加“注射用”,液体制品在INN后加“注射液”。

    (2)生物制品中文INN应在读音和拼写方面具有唯一性,不应和常用的名称相混淆。名称应能体现分类(结构和功能),并简洁、悦耳、易于发音,并便于拼写、识别和记忆。

    (3)生物制品中文INN应尽可能保留所含相关英文词干(包括中间词干和后缀)的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含义,属于同一药理作用的相关物质的生物制品名称应显示这种关系,并通过使用一个共同的后缀/词干来表示;英文INN的前缀一般为随机的音节,其主要作用是使通用名称悦耳、易于发音和便于区分,在中文INN中一般采用音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简短的汉字音节表示,以区分同一大类/亚类下的各具体品种,同时为以后可能新增的同类别生物制品中文INN预留足够的空间。

    2.具体原则

    (1)非糖基化化合物(蛋白质/多肽)

    用后缀识别一组蛋白质或多肽,通过一个随机的前缀来显示氨基酸链的不同,如水蛭素类似物的后缀为芦定(英文INN:-irudin);或用一个单词来识别一组蛋白质或多肽,通过名称中的第二个单词来显示氨基酸链的不同,如甘精胰岛素(英文INN:Insulin Glargine)。

    (2)糖基化化合物(蛋白质/多肽)

    用后缀识别类别,通过一个随机的前缀来显示氨基酸链的不同;对于糖基化不同的同类化合物,应采用适当的方式予以区分,如以希腊字母(英文用全拼,中文用缩写。希腊字母应按希腊字母顺序使用)作为第二个单词显示糖基化形式的不同。重组凝血因子类,如氨基酸序列不同于天然凝血因子,也用一个随机的前缀区分,如凝血素α(英文INN:Octocog alfa)、贝罗凝血素α(英文INN:Beroctocog alfa)、莫罗凝血素α(英文INN:Moroctocog alfa);活化的凝血因子应在通用名称后用括号标注“活化”,如依他凝血素α(活化)[英文INN:Eptacog alfa(activated)]。

    (3)单克隆抗体类

    由后缀-mab识别所有包含结合明确靶点的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的制品,加上靶点(分子、细胞、器官)/来源词干及前缀组成,如利妥昔单抗(英文INN:Rituximab)。

    偶联另一个蛋白质或化学物质(如螯合剂)的单抗的中文INN由偶联药物的中文INN加单抗中文INN组成,其中偶联药物的中文INN应基于简短的原则采用音译、意译或音意合译方式命名,并尽可能系统反映结合药物的类别,如莫奥妥珠单抗(英文INN:Oportuzumab Monatox)、恩美拉瑞妥昔单抗(英文INN:Laprituximab Emtansine);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抗,将放射性核素列在INN的首位,如[90Y]替利妥珠单抗[英文INN:Yttrium (90Y)Clivatuzumab Tetraxetan]。

    (4)融合蛋白

    由受体分子后缀(西普:-cept)加靶点词干和前缀组成,如阿巴它西普(英文INN:Abatacept),舒阿韦西普(英文INN:Alvircept Sudotox)。

    (5)聚乙二醇化蛋白(细胞因子类、单抗、酶、激素等)

    用前缀“培”(peg-)表示聚乙二醇化蛋白,如培干扰素α-2b(英文INN:Peginterferon alfa-2b);如一个单词名称过长,可采用双词通用名称,第一个词代表蛋白质,第二个词代表聚乙二醇(Pegol),如培阿赛珠单抗(英文INN:Alacizumab Pegol);不同聚乙二醇化的同一蛋白质,通过在“培”(peg-或pegol)的前面增加前缀予以区分,如米培干扰素α-2b(英文INN:Mipeginterferon alfa-2b)。无论采用单词或双词,其中文INN均将“培”列在药物名称前。

    (6)基因治疗产品

    英文INN采用双词命名法:词1为基因组件,由前缀+词干(识别所用基因)+基因(-gene)后缀组成;词2为载体组件,由前缀+词干(病毒类型)+载体后缀(非复制型病毒载体-vec,复制型病毒载体-repvec,质粒载体-plasmid)。非质粒裸DNA制品只含词1。

    中文INN以后缀“基”(-gene)作为药学类别的区分,其他词干均不再用中文汉字表述而以音译为主,以减少中文名称字数,一般不超过5个汉字。

    (7)细胞治疗产品

    英文INN由前缀+词干1(基因操作方式)+词干2(细胞类型)+细胞后缀(-cel)组成。中文INN以后缀“赛”(-cel)作为药学类别的区分,原则上采用音译为主的方式。

    三、INN中尚无分类的生物制品名称

    INN中尚无分类的生物制品,如疫苗、人血浆分离的血液制品及诊断试剂等,仍以疾病、微生物、特定组成成分或材料等命名。具体规定如下。

    1. 疫苗

    疫苗的名称由疾病、微生物或微生物特定组分的名称加“疫苗”组成,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剂型、用途(人用,治疗用)、细胞基质(原代/传代细胞)、对微生物或其组分的特定描述(如减毒/灭活、全病毒/裂解、多价/n价、联合/结合等)。

    (1)采用不同细胞基质制备的同种疫苗在通用名称后加注括号标注细胞类型以示区分,如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2)同一种疫苗存在液体和冻干两种剂型时,冻干制品需在名称前加“冻干”二字,如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3)特定接种途径的疫苗应注明疫苗接种途径,如皮内注射用卡介苗、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等。

    (4)同时存在用于预防人、畜共患疾病的疫苗,应对人用疫苗标明“人用”,以与兽用疫苗区别,如人用狂犬病疫苗。

    (5)特定人群使用的疫苗,可在疫苗名称后用括号注明适用人群,如吸附白喉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

    (6)含两种以上不同抗原成分的制品,应于疫苗前加“联合”,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结合载体蛋白的疫苗应加“结合”,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必要时应在疫苗名称后用括号注明所用载体蛋白;含同一微生物多个群或型别抗原的疫苗,应标明“多价或n价”或“群”,如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7)同时存在预防和治疗两种作用的同种疫苗,治疗用疫苗应在品名前加“治疗用”,如治疗用布氏菌疫苗。

    (8)疫苗名称中一般不采用人名,除个别制品按照国内外沿用已久的惯例,如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锡克试验毒素。

    2. 血液制品

    来自人血浆分离的血液制品,其通用名称由有效成分化学名称(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等)加剂型(注射液/注射用)和来源(人)组成,如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存在不同给药途径的同类制品应在名称中注明给药途径以示区分,如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重组凝血因子类参照INN命名原则进行命名。

    动物免疫血清制品的通用名称由有效成分化学名称(抗…血清、…抗毒素等)加疾病或毒素名称组成,冻干制剂加“冻干…”,如抗狂犬病血清、冻干破伤风抗毒素。

    动物来源的免疫球蛋白制品,其通用名称由有效成分化学名称(抗…免疫球蛋白或片段)加抗原成分或疾病名称及动物来源组成,冻干制剂加“冻干…”,如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

    3. 微生态制品

    由多种细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可取其1~2个细菌名称命名,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缩改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4. 诊断制品

    (1)体内诊断制品名称,由微生物或微生物特定组分的名称组成,一般不加“诊断用”字样,如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锡克试验毒素;变应原制品,由变应原名称加使用部位/方式和“试剂盒”三部分组成,如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剂盒。

    (2)体外诊断制品名称,由微生物/微生物抗原成分或检测的特定组分加“诊断试剂盒”以及以括号标注的检测方法3个部分组成,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

招商信息

其它药品推荐

相关资讯

    广东网络医院落地 借力药店争夺处方药市场
    “原来的远程会诊都是医疗机构对医疗机构之间的,但是去年国家对远程会诊作了重新定义,医疗机构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对医疗机构以外的个人开展诊疗服务,意味着为现在的打开了一扇窗口,这也是我们网络医院开始的基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拓展部主任张胜明自去年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文对远程医疗正式“开闸”后,不但引起阿里健康等资本大鳄的高度关注,就连白云山九州通海南海药等医药公司也先后抛出橄榄枝。月日,国内首家网络医院广东省网络医院在低调试运行三个月后在金康大药房车陂店举行首批接诊点授牌启动仪式。据了解,该项目
    2015/2/10 9:06:52

    广东网络医院落地 借力药店争夺处方药市场

    11家药企16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
    昨日(月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宣布家药企个品种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其中,个品种属于“目录”。最后一次公告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通过的企业包括先声药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江苏豪森药业扬子江药业浙江海正药业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制药等家。而根据公告,这是国家药监局最后一次分批次公告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公告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对本次公告后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及时收载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供行业公众和相关部门实时查阅,不再分批
    2018/7/27 14:10:11

    11家药企16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

    中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将渐趋良好
    站在政策的立场上没有什么是不可改变的,就算是对待一个行业的态度也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作出一定的转变,即使是前后的反差非常大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行业政策的执行目的就是为了助推或者利好行业的发展并以此满足社会对其的需求。中医行业的政策环境在最近这些年可谓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转变,初期因为西医的强烈攻势中医中药几乎一直在下坡路上走,无论是市场还是行业都处于萎靡的状态之中,所谓的中医发展就是不存在的,仅仅只有少量的中药材中药材在市场上流通而已,然而随着中药在面对突发疫情的卓越表现中医中药重新被社会所重视,那
    2013/10/6 21:58:35

    中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将渐趋良好

    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2017年编制外人员公开招聘公告
    因工作需要,我单位拟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名,其中,展览处人,综合处人,世行贷款项目人。依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规定》《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招聘对象和报名条件(一)招聘对象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不包括未纳入教育部统一招生计划的军校毕业生网络教育毕业生非招聘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定向生或委培毕业生社会实践生成人高等教育或自学考试毕业生等)。具有工作经历的社会在职人员。(二)报名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政治素质高
    2017/5/8 14:21:01

    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2017年编制外人员公开招聘公告

    医保迎来重磅政策,最严监管时代要来了!
    月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医疗保障稽核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年月日。暂行办法共六章条,不仅从整体上明确了医疗保障稽核工作的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在稽核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而且对稽核职责稽核类型及方式稽核实施结果处理及运用等稽核工作中的具体环节作了详细规定。据暂行办法,医疗保障稽核指医保经办机构依法依规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等定点医药机构履行医保协议情况,参保人员享受医疗保障待遇情况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涉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
    2021/9/9 9:01:17

    医保迎来重磅政策,最严监管时代要来了!

    高仿制药遭受重击,创新药崛起
    目前国家开始了医药制造改革,这使得正规厂家的发更有发展空间,而那些高仿药品厂家将面临被淘汰。国家颁布的有关药品制造改革措施,其中针对高仿药品企业采取的是严厉打击的态度,这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据有关人士透露,国家将在年底彻底解决高仿药问题,端正药品市场不良之风。国家之所以重视这一问题,主要的原因是高仿药的危害性大,虽然我国年在中药领域中允许并实施高仿药,但当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拉动我国药材市场的发展,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我国十年前在化学制药这方面是非常落后的,投入的资金和资源有限
    2015/9/8 22:37:19

    高仿制药遭受重击,创新药崛起

环球医药网成立于2003年,专业提供医药招商、医药代理、信息资讯、品牌展示、药品招商等多元化服务的中国医药招商网站平台
www.qgyyzs.net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2003-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90049
免责声明:环球医药网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以确保您的权益。